1月19日晚,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“微信之夜”上,张小龙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,分享了自己对于微信视频号、直播以及产品的思考。
在谈及视频号时,张小龙称,在内容表现上,它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流,里面混合了关注、朋友匿名点赞内容和系统推荐内容,放出来以后,因为是灰度测试,量不大,所以吸引不到什么人。
于是团队决定改进推荐算法,组建了三个做推荐算法的团队,每个团队大概十几个工程师,希望通过这三个团队不同的方法,找到推荐最优解。
但结果验证发现,在当时的内容不太全面的情况下,基于机器推荐是走不下去的。
比如说,我们自己更愿意看哪些内容是朋友赞过的内容,还是机器推荐出来,可以很明显感受得到,朋友赞出来的内容当时还是匿名形式,我们后台可以知道是哪个朋友,和推荐出来对比看,其实朋友点赞的会更好看一点。
视频号有三个Tab,关注、朋友的赞和推荐比例为1:2:10,平均一个人看10个关注的视频,20个朋友赞的视频和100个机器推荐的视频。
并且,视频号不会以用户时长作为导向和KPI,更关注的是帮助用户完成什么样的任务。
但其实,微信最早开发,张小龙并不喜欢算法!准确地说,在微信这个故事开始的时候,张小龙对算法介入内容分发非常忌惮。
比如朋友圈排序永远只有时间序,公众号排序永远只有时间序,微信里从来没有任何地方有推荐、猜你喜欢、热门等算法介入模块,微信改进公众号阅读体验也仅仅从公众号列表变成内容列表,所有你在微信上看到的内容都是你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。
然而今天,情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,算法分发开始在多个维度渗透到了微信内容生态的方方面面——
看一看里推出了基于算法推荐的“精选”,视频号出现了”热门“这个通过算法计算出来的标签,公众号的文章目前已经不再是原来纯粹按照时间序来进行排序了,而是通过算法进行优化排序。
在公众号信息流里,开始通过算法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公众号了,在公众号文章末尾,开始通过算法推荐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了,微信搜索的结果目前及其丰富,微信的搜索算法日益成熟。
由此看来,无论在开发产品亦或是打造生态圈,用户倾向与喜爱度对其的影响,远远超过机器算法带来的效应,这对每个微信生态下的企业都是个挑战。
市场调研是企业长期需要进行的动作,需要开始重视“人”的价值;根据有效的数据更好地了解用户和制定战略路线。
可以是定义产品如何进入市场的调研,在初步成长期,为做好方向上的判断,避免走错方向。
也可以针对某一次迭代的调研,为常规迭代增加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,更多的用户分析和竞品分析。
就使用场景来说,整个设计过程中,要学会将自己带入环境,体会用户真正需求,传统的方式也很难到预期效果。
采用产品使用场景设定,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设计方向的准确度、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满意度,还可以将整个产品应用过程场景化,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再分析和深度评价,找到用户在特殊环境中的具体需求。
此外,合理有效的用户调研,能够在产品细分领域快速找到重要的用户需求痛点,定义目标市场及准确定位核心用户。
用好工具,避开“形式上的”和“无参考价值”的表层调研;不断引导用户对你说出想要的内容。
精准调研,准确get用户的喜好,是微信生态下必不可少的长期行为。